天南地北客
发表于: 2016-7-15 21:57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
不去想就不会痛苦吗?

@zanadola 问:不去想就不会痛苦这句话的逻辑在哪里?为什么大家安慰别人的时候总爱说这句话,这句话有合理性吗?


@周冲周冲 答 @zanadola:

没有。

因为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事情。

一个女孩,失恋了,把你拉出来,哭诉自己的痛苦。


你听着那些不舍,那些破碎,也很难过,反复劝她:“过去就过去了,别想了,咱们重新开始!”


她擦干眼泪,狠狠地点头,表态说:“好,重新开始!”


可依然面如死灰。


人是沉的,眼是木的,盯着任何一个物体,都能一直看下去,一直看下去,然后,眼泪滔滔地流下来。


你沉默地看着她,握了握她的手,或者递给她一杯水。


她受到无声的鼓励,继续喃喃说:“我知道不该去想……只是不明白,我对他那么好,他为什么还要离开我?”


你继续劝她:“所有的原因都是原因,所有的理由都是理由。但是,再追究又有什么意思?你要知道,没有了爱,地球一样运转,别停在过去的伤痛里了,他不值得……好起来,漂漂亮亮地活下去,才是聪明的做法!”

她重又点头:“你说得对,不要想,要往前看……可是,他以前说过会爱我一辈子的……”


循环往复,如是再三。

你终于烦不胜烦,安慰的语言,越来越无力,越来越套路。车轱辘话滚来滚去,说到自己都不信了,你只想立刻脱身,甚至在心里升起敌意:傻逼,活该你失恋!


你不明白,为何你的金玉良言说了十万八千遍,她为什么还是走不出来,也不明白,为何她明明答应不去想,却依然沉溺其中,像掉在沼泽里,完全动弹不得。


但事实上,并不是她错了,而是你错了。


疗救痛苦的方式,永远不是压制和回避。这样不仅不能减少,反而还会增加。


1980年,哈佛有个心理学家,叫丹尼尔·韦纳,有一天读杂志,看到一个说法:一旦给自己设定一项任务,比如不要去想北极熊,你就会发现,北极熊每分钟都来拜访你的脑袋。


韦纳不比普通人,看到就算了。


他很轴。

轴到一好奇,就要去试一试。


他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,即北极熊实验:参与者单独坐在房间,被告知可以想任何事,就是不能想北极熊,如果想到,就按一下电铃。


结果,电铃此起彼伏,不停不休。


结果不言自明:越是压抑某个想法,那个想法就越会纠缠不休。


而纽约汉密尔顿大学两位教授,也做了相似的实验:他们让一群人,描述最让自己痛苦的事情,然后让一半人,在接下来的十天内,努力尝试不再去想,另一半人则照常生活。


每一天结束时,每个人都来说一说,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想了那些痛苦的事,并为他们当天的情绪、焦虑状态、自信程度打分。

研究结果与北极熊实验结果非常相似。


与照常生活的人相比,被要求压抑想法的人,显示出更多的焦虑、更深的挫折感和更低的自信度。


而生活中,也有更多的例子。


越禁止小孩吃巧克力,他吃得越多;

越压抑自己不去想念一个人,他越是频繁地出现;

越强迫自己去跑步,越是不会迈出家门。

其道理,都是一样的。


当压抑、禁止、回避都无法消解负面情绪时,我们该如何是好?

有一个电影,叫《恋上你的床》,男主古天乐,女主郑秀文,演绎了一个很搞的恋爱故事。


电影里,古天乐帅得人神共愤,是警方的形象代言人,也是全港妇女的大众情人,杂志期期上,粉丝处处是。但是,如此风光的偶像,却有着男性的难言之隐。

他是性无能。

无法挺立,无法体验鱼水之欢,无法成立正常男人。于是,女朋友一个接一个离开。

他本以为,遇到真爱,会自然痊愈。

但没想到,与郑秀文相爱后,功能依然障碍,如同太监。

为什么会这样呢?

追本溯源,是他在一次缉凶中,对手从眼前逃走,并且,对阵时,对方扣动扳机,子弹穿裆而过,形成巨大的耻辱。


古天乐作为一硬汉,当然无法接纳。

时过境迁,这种对抗被埋入潜意识,看似悄无声息,但成为诱因,由心理的羞耻,引发身体的卑怯。

直到影片末尾,凶手再次出现。

古天乐奔赴现场,举起手枪,将之击毙在地。

当对手中弹,扭曲,趴倒,男主的症结瞬间消除,他的小家伙,脱离了心理桎梏,欢天喜地地抬起了头。


精神上的创伤就有这种特性——它可以被掩盖起来,但绝不会收口;它会永远痛苦,永远一被触及就会流血,永远鲜血淋淋地留在心头。


《基督山伯爵》里的这句话,一针见血道出了创伤的本质。

许多时候,我们以为,时间会治愈一切。

然而真相是,真正的伤痛,从不曾在岁月中消失,甚至,时光会令伤痕更加显著。

那么,倘若遭遇创伤,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对待?

很简单。

就像古天乐一样,回到痛苦的原点,解决那个症结,理解一切发生,接纳事实的存在,超越生命的遗憾。

因为,创伤需要被看见。

看见,即自我审察。

几乎所有心理治疗,第一步,都是故地重游、旧事重提、旧痛重现。

掩饰与压抑,都是心理疾病的起因。

不被看见的,都是最要命的。

只有重回创伤,正视伤害,我们才有可能,从原点出发,重新整理伤痛,重建内心的旅程。

就像人行暗夜,左奔右突,却总是被无形之绳,拉回原地。你必须看到那个绳结,然后蹲下身来,一点点解开,才有可能自由。

创伤需要被理解。

理解,即自我分析。

许多有经验的心理学家,一直强调,面临巨大痛苦时,要谨慎寻找倾诉对象,因为不当的回答,会令你更加痛苦;而科学的解答,才有可能会让你释怀。

但这可遇不可求。


如果没有合适的对象,你要学着,做自己的心理医生。你要站在当下的、成熟的、客观的立场上,用新的角度,审视过去所发生的一切。


比如,用书写的方式,觉察自己的痛苦,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心理互动,然后看到更大的事实,理解创伤的发生。

这一切,除非你能走出“我”,看到“你”,理解“我们”,否则很难达成。

创伤需要被接受。

接受,即自我接纳。

看见、理解,最终的目的,就在于自我接受。

你通过理解,开始明白:

每一种创伤,都是一种磨砺。

每一个故事,都是身份的基石。

每一种往昔,都是构建自身的材料。

你开始学会自我负责,像一个成人一样去付出,而非像婴儿一样索取;

你开始站在更高的位置,接受过去的一切,体谅过去的自己。

创伤需要被重建。

重建,即自我超越。

这浮世,从来风起云涌,无绝对的浪静风平。

每一个人,都会经历或多或少的创伤。

失恋、失业、失去希望……千万种肉身,就承载了千万种伤痛。千万种姓名,就附着了千万种困苦。

但是,人世间的强者,都善于将创伤当作契机,汲取力量,沉默专注,善加利用,自我超越。

也只有如此,疗愈之路才会正式开启。

你走在上面,挪动一分,生命的广度,就扩张一分。前进一毫,灵魂的刻度,就深入一毫。

跳转到指定楼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主题 73 | 回复: 123



手机版|

GMT+8, 2024-4-18 20:04 , Processed in 0.133076 second(s), 7 queries , Gzip On, MemCache On. 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YiBoard一板网 © 2015-2022 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高营大街 ( 冀ICP备18020117号 )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